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25的文章

美傳媒》從工廠到AI時代的掌舵手 工業工程與管理的實戰價值

美傳媒》在大學科系選擇上「工業工程與管理系」往往因名稱模糊而不易被理解。尤其在高職體系中,無論是商管類或工科類學生,鮮少能對應到明確的對口科目,進而影響其升學選擇志向與方向。然而,若從產業的實際需求與技術演進來看,工業工程與管理其實正是串聯技術與管理、實務與策略的關鍵專業,它培養的是能夠看懂流程、優化資源、整合系統、提升效率的人才,不論在傳統製造業或現代高科技產業中,都是不可或缺的職能角色。 工業工程與管理是串聯技術與管理的專業。   工業工程與管理的核心,是以系統思維為基礎,結合工程技術與管理科學,達成流程改善、資源配置最佳化、生產效率提升與品質管理等目標。其最主要的應用場域,傳統上為製造工廠,如電子、汽車、金屬加工、食品等產業,近年來更拓展至服務業、物流、資訊、醫療體系與高科技製造領域。畢業生常見的職場起點,包括生產計畫與控制(PPC)、品質管理(QA/QC)、物料規劃(MRP)、製程改善(IE)、供應鏈管理(SCM)、工廠自動化規劃、人因工程設計,甚至專案管理與企業流程再造(BPR)等。   工業工程與管理的核心,是以系統思維為基礎,結合工程技術與管理科學、資源配置最佳化達到生產效率提升目標。   在台灣眾多培育工業工程人才的大學校院中,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堪稱該領域的指標,勤益科大的工業工程與管理系擁有全國規模最大的學生人數與完善的師資與教學資源,113學年度工業工程與管理系在校學生數高達1474人,展現出產學兼具、培育實作型人才的高度能量。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校長陳坤盛指出:「勤益工管系肩負著為台灣產業輸送具備整合力與執行力的關鍵工程人才,其教育目標結合智慧製造、數位轉型與永續管理三大核心,讓學生畢業即戰力,在各大產業都能發揮實質貢獻。」   陳坤盛表示,學校規劃的專業養成模式,正是台灣產業當前所需,尤其當企業正加速導入智慧製造、AI決策支援系統、ESG碳管理等新世代生產模式,具備跨域整合能力的工業工程與管理人才愈顯珍貴。勤益科大的工管系透過業界實習、企業導師制度及跨系整合課程,不僅培養學生專業技術,更強化其在職場上的溝通協調與問題解決能力。陳坤盛也強調:「台灣產業需要的是懂現場、會數據、能決策的工程管理專才,勤益在這方面已有完整佈局。」   勤益科大校長陳坤盛表示,台灣產業需要的是懂現場、會數據、能決策的工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