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美傳媒》大武女兒潘美緣中年返鄉開書店 期許地方創生能讓青年落地生根

美傳媒》一間書店能承載多少夢想與責任 ? 台東最南端的「家家酒書房」於9月26日正式開幕,它是間書店、是咖啡館、是旅客住宿驛站,同時也是支持偏鄉課後安親班的民間小型圖書館,更是大武女兒中年返鄉投入「地方創生」的夢想實踐基地。上萬本藏書只借不售,鼓勵閱讀但沒有規定還書日,亦接受郵寄還書。目前也正與在地的大武社區發展協會、太湖原生植物園等各個團體規劃「公益小旅行」,希望藉由多停留二天的深度旅遊來活絡偏鄉經濟。(圖文/家家酒書房提供)
熱愛故鄉的金鐘獎得主廣播人潘美緣(天瑜),因不忍家中長輩曾經營的百年旅社「大武旅社」崩壞,十年前與另一半林鴻毅開啟台北/台東兩地居留的模式,先回鄉從事五年的社福志業,接下「南迴協會」理事長,為孩子們籌建課輔為主的「方舟教室」,亦整修自家老屋-大武旅社提供社福團隊安心的落腳處。她希望「讓有心回鄉的年輕人有一個據點」,於是耗時二年籌畫「家家酒書房」,除了扮演咖啡店的社交功能、一間讓當地學童與愛書者自在閱讀的書房之外,同時這裡也是一個集結返鄉青年才華的平台。
大武鄉經歷早期繁榮的消逝,跟著消失的還有人才與經濟命脈。前半生跑遍全台採訪做節目、且得獎無數的潘美緣,打造「家家酒書房」這個平台並努力放送,讓所有在地的趣味匯聚在此並發酵傳播。這間有「書」也有「房」的複合式空間,一樓是書店、咖啡廳、多功能展演區舞台、以及錄音室;二樓有三間精緻民宿套房,休閒空間呈現的3D 地景藝術創作,委由在地青年藝術家黃日楓,透過空拍機實景拍攝大武特有的礫岩海濱,製作成超大3D地墊。
外界對「南迴四鄉」(台東縣的金峰鄉、太麻里鄉、大武鄉和達仁鄉)的印象是「進出台東必經之路、原住民地區、人口老化」,其實這裏也是國人迎接元旦日出第一道曙光的海岸,四鄉戶籍總人口數 23451 人(2023 年 8 月統計數字),常住人口僅戶籍人口的一半。
早年拜伐木林業鼎盛之賜,日治時期到50年代的台東大武,曾經是一個「驛站」型村落,南來北往的人在大武停留、聚集。潘美緣的祖父母就是在當時繁華年代經營「大武旅社」,全盛時期老街上有超過二、三十家的旅社與商店,大武氣象站、魚苗批發產業、公路客運轉運站。站在如今空蕩蕩的大武街道上,很難想像當年榮景。因為伐木業禁伐之後,消失了一批人潮;南迴鐵路開通後,給了花東地區通往西岸更便捷的交通選項,幾乎讓所有旅客喪失了在大武多做停留的理由。原本貫穿老街的台九線,也因為外環道的興建,自駕遊客直接從平整的外環道呼嘯而過,找不到停下來的理由。大武因交通而起,也因交通而衰。
「家家酒書房」的主要讀者是方舟計畫裡的那群小讀者。店裡置放了一台雙淇淋機,除了對外販售,也有著獨特的「勵志」任務。「有時候我們就規定幾本書,假如小朋友看完寫了心得報告,就請吃霜淇淋。」她笑著解釋。
這裡的每一本書,都是秤斤論兩,用「家家券」跟書籍的贊助者交換來的。「每十公斤的書籍,可以換一張家家券。可以拿來店禮兌換咖啡飲品或蛋糕等在地點心。」書籍的贊助者多半來自外縣市,潘美緣在乎的,不只是學童有書看,更希望大家可以走進大武。店裡販售在地咖啡跟當地工作者做的甜點、地方特產等等,透過「家家券」可以把千里迢迢來書房品嚐咖啡與小點心的各方朋友,帶到大武老街裡頭逛逛,體驗大武老街的魅力。
這將是大武老街上福安宮與9420濱海休憩區之外的新景點。潘美緣強調,目前在地小旅遊的遊程設計將結合生態導覽千年神榕、人文導覽大武社區發展協會採集植物與手作蚊香體驗、返鄉創業年輕夫妻檔「許願手作美食」、「vuvu野菜廚房」、東方雲民宿、大鳥240號、蜂場導覽-獵場工作室友善蜂蜜的永續產業、生態導覽太湖植物園台灣原生植物與苔球體驗DIY、人文導覽尚武社區發展協會麥油煎DIY等合作,可以為來客「客製化」遊程。

記者蘇彩娥/採訪編輯
    

亞洲邦博社會創投 》傳媒事業群

亞洲邦博社會創投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美傳媒》妮娜愛心巧克力專車 兒童節傳遞巧克力知識與愛活動走入第10年

美傳媒》兒童節即將到來,為讓偏鄉學童享口福,品嚐巧克力的滋味,南投縣Cona’s妮娜巧克力特别啟動愛心巧克力專車,今年特別選擇鹿谷鄉8所小學,由董事長魏振宇帶領Cona’s妮娜巧克力團隊前往傳遞可可知識,帶領製作巧克力DIY所小學,除了送出1萬份巧克力,也將可可知識課程和巧克力DIY體驗帶進校園與學童同樂,提前歡度兒童節。 走訪南投埔里必去景點,絕對不能錯過,堪稱台版霍格華茲之稱的『妮娜巧克力夢想城堡』,不僅城堡園區結合寓教於樂的服務與體驗,於2020獲取『國際亮點觀光工廠』榮耀,並於魏婉羽師傅及研發團隊的帶領之下,Cona’s妮娜巧克力更是獲得國際型世界巧克力大賽ICA、AOC及iTQi米其林共122面獎牌殊榮。全系列巧克力研發堅持使用調溫巧克力工藝製成,其實就是源自於對喜歡吃巧克力的女兒Nina無私的愛,親自飛往日本及歐洲各國學習,希望能夠在台灣製作最安全、美味的巧克力,也因而開啟了愛與巧克力的冒險。 Cona’s創辦人魏振宇、張承惠夫婦事業有成,實行社會回饋公益活動,已走入第10年,每一年,妮娜巧克力會選擇一個偏遠鄉鎮,傳遞可可知識,帶領製作巧克力DIY,贈送小朋友最喜愛的巧克力,將兒童節的歡樂帶給偏鄉中小學的孩子。 去年2021年橫跨南投五大鄉鎮,走訪了南投46所學校,送出總計1萬份的兒童節巧克力禮物,Cona’s妮娜巧克力總經理張承惠說:『每當看見孩子們對巧克力背後的知識感到新奇,以及他們吃到那一口幸福的巧克力的那個快樂表情,讓我們非常難忘。』 今年2022三月 Cona’s妮娜巧克力將延續這份獲取孩子們笑容的期待,於3/21-3/25五天兒童節活動,走入鹿谷鄉8所小學(瑞田國小、廣興國小、鹿谷國小、初鄉國小、秀峰國小、文昌國小、鳳凰國小、內湖國小),特別於今年首次獲得企業『臺灣中小企業銀行』共襄盛舉,一同加入支持與贊助,準備豐富於以往的可可知識,搭配今年獨有的可可發酵箱造型DIY木盒,全程送出700份的可可蛋捲DIY禮盒。 鹿谷國小校長黃應欽表示,今年妮娜巧克力工坊特別安排在兒童節前到鹿谷國小,一方面是到偏鄉贈送巧克力給偏鄉孩童,給孩子們一個不一樣的兒童節禮物,另一方面也介紹巧克力從可可豆開始到不同成品的製作過程,讓孩子們上了一堂深度的食農教育,鹿谷國小的孩子們聚精會神地聽取介紹,現場也有精彩熱鬧的互動。 此次活動除了妮娜董事長...

美傳媒》療癒畫醫蔡惠君「我形我色」全創作個展

美傳媒》有「療癒畫醫」之稱的蔡惠君,以多元身份穿梭於生命的不同場域,蔡惠君為執業中西醫師,他也身兼詩人、畫家與創作歌手角色,褪下醫師袍後以畫筆探索內心世界,用色彩抒發對人生的感悟。3月25日起,將在台灣不丹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舉辦《我形我色》全創作個展,將完整呈現她獨特的藝術語言。 蔡惠君舉辦「我形我色」全創作個展。 蔡惠君的畫風自由奔放,色彩斑斕,作品橫跨抽象與意象表現,有以抽象概念的創作,也有蘊含東方神韻的意象畫風,其創作都展現她對生命的深刻體悟。蔡惠君說:「醫術治療身體,藝術療癒心靈,這是我行醫與創作的核心理念」,其理念與畫作風格更被媒體封為「療癒畫醫」的美譽。 身為跨領域藝術創作者,蔡惠君不僅在醫療領域關懷生命,更透過畫布與詩歌,為心靈找到安頓之所。她曾出版《冬之影》攝影詩集,發行全創作音樂專輯《自由》、《我想要說》,並參與多場國際畫展及聯展。她的藝術之路,是一場與內在對話的旅程,也是對外界傳遞療癒能量的實踐。「希望以藝術療癒自己與他人,挖掘生命更深層的潛能,讓欣賞者見即解脫,從生活的煩惱中出離,在藝術中澄淨身心,進而昇華生命的純粹與喜悅。」蔡惠君如此描述她的藝術追求。 醫師蔡惠君有 「療癒畫醫」的美譽。 在《我形我色》中,每一幅畫作都是她心靈的映照,也是觀者通往自由與療癒的入口,這場展覽不僅是藝術的饗宴,更是一場身心靈的洗禮,邀請所有熱愛藝術、渴望啟發與感動的朋友們,共同走進她的藝術世界,感受生命之美。 《我形我色》蔡惠君全創作個展也將在展期3月27日(星期四)下午3點,邀請來自不丹的知名藝術家王楚丹(Dorji Wangchuk),舉辦藝術家座談會,蔡惠君除分享她的創作理念,並與王楚丹座談藝術與創作的世界,透過東方與南亞文化的對話,探討藝術與生活哲學的深層連結。 《我形我色》蔡惠君全創作個展 展覽日期:114年3月25日 – 3月30日 展覽地點:台灣不丹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台中市西區英才路633號2樓) #台中市大墩文化中心正對面 藝術家座談會:3月27日(四)下午3點至5點 誠摯邀請您,一同見證蔡惠君的藝術視界,感受色彩與心靈交織的悸動。 (張凱茹編輯)

美傳媒》資深演員尤瓏澍 演而優則導 要為文化做傳承

美傳媒》 從小武行幹起,從影40年的資深演員及導演尤瓏澍,演而優則導,除擔任三立戲說台灣的戲劇導演外,也擔任商業廣告拍攝導演,廠商見他也有喜感,建議他自導自演,一支「保力達蠻牛」成績單篇的提神飲料廣告又把他推向幕前,尤瓏澍目前正籌畫拍攝台灣宗教寺廟巡禮,除了擔任導演,也偶而客串住持人,他說,戲劇拍多了,想做一些記錄片,記錄台灣的宗教文化,也作為傳承與典藏。 尤瓏澍40年前從「小武行」幹起,在片場等通告,沒通告就是浪費了一天,難得接到通告,每日通告費300元,日子過得辛苦,但對武行這個行業卻很堅持,因為眼神總帶著一絲殺氣,在某部戲劇中被導演相中,終於有機會演了一部有幾句台詞的古裝武俠劇,才開始晉升「大武行」,但一樣要每天片廠等通告,但是大武行每日通告費有900元,總算也熬出點頭了,尤瓏澍說,當年拍戲都很克難,對於武行的職業安全與防護措施常常沒有很專業,例如當劇情需要從高處跳下時,地上就是放幾個紙箱、彈簧床而已,所以當武行的受傷是家常便飯。 晉升大武行後,也開始有演員角色演出的機會,尤瓏澍說,可能是長相「惡」了一點,所以大部分演的角色都是壞人,某戲劇副導演剛好請假幾天,導演看他在劇組還蠻機靈的,就叫他當一下副導演,尤瓏澍初次導戲就很進入狀況,後來也開始有戲劇找他導演,尤瓏澍的演藝生涯可以說是演而優則導,廣告、MV都難不倒他,三立戲劇台的戲說台灣,也有固定的劇碼是由他擔任導演。 尤瓏澍從影40餘年,無論是武行、劇組、演員、導演等,他都嘗試過了,「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是尤瓏澍對戲劇與人生的感慨,他說,戲裡戲外能留些什麼最重要,過去拍戲導戲娛樂觀眾,戲劇是假的但觀眾看的開心,現在他想拍些真的,想拍一些紀錄片,記錄台灣的宗教文化,是為文化做傳承,也為文化做典藏。 (文:張俊明 /  圖: 尤瓏澍提供) 亞洲邦博社會創投 》傳媒事業群 亞洲經濟通訊社     MAE 美傳媒 新聞網 邦博新聞通訊社(簡)         台灣新聞雲 TW News 邦博新聞通訊社(繁) 知道報導新聞誌       亞洲邦博新媒體聯播 JMPI管理專業與創新學報 合作媒體 美國商業資訊 PRN 美通社 台灣導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