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美傳媒》乘著海風藝起去旅行!「藝」起去口湖農漁深度體驗特色遊程

美傳媒》因應國內微解封安心旅遊需求增加,水保局特別串聯台61線濱海廊道,與雲林濱海周邊社區共同開發22條富有農村藝術特色的深度體驗遊程,結合地景美景、食魚教育體驗、青銀共創裝置藝術、鹽之有物夕陽下餐宴、海味購物站、自行車廊道等豐富體驗,展現地方農村活力與海口人的藝術饗宴,邀您「藝」起來細細品味。
來到雲林濱海感覺就是「吹吹海風、曬曬太陽」,經過多努力活化與再造,加上在地人積極投入創意點子,在傳統產業基礎上轉型成遊客喜愛的遊程,不但吸引普羅大眾一遊,就連高端遊客也頻頻造訪;農委會水土保持局今年就協力雲林口湖附近農漁村推動「乘著海風藝起去旅行」新玩法,讓遊客吹著海風曬著陽光,也能感受濱海深度旅遊之美。
口湖鄉梧北社區就是一處可以靜下心來穿街走巷尋訪老味道的所在,自從前年因鐵花窗故事爆紅後,梧北社區陸續迎來不少遊客,一窗一窗尋找13座充滿故事情懷的藍綠色鐵窗,有述說千歲醒獅團,有談到兄妹情誼,有描述當地農特產和刻畫傳統養殖業等等,透過解說員的導覽說故事(可洽金湖休閒產業協會),更能深刻認識每座鐵花窗的動人意涵。
在社區裡,李萬居故居則是紀念早年曾任媒體人及台灣省議會副議長,後來創辦超黨派「公論報」為民主發聲的在地人李萬居,屋內展示許多爭取言論自由和民主過程的史料,亦可憑弔緬懷;穿過一戶又一戶低矮紅磚房,找到「人面老鳥榕財神榕」,這棵300歲的老榕根部樹瘤,像極了齜牙裂嘴的老人面孔十分有趣,樹下乘涼別有意思。
筆名「洗腎人」的陳山派先生,將自身面對需長期洗腎的療養狀態,以幽默方式轉換心境融入於相關的詩詞內文中,詩詞並大多以農村景象描述,搭配隱喻的善意,讓詩詞意境上特別格外生動、意韻深遠,更讓讀者在閱讀上,添加了許多畫面感。
調天宮廟埕旁的「問路站」柑仔店,是許多參拜民眾可以短暫休憩、購買茶水的好所在,90多歲高齡的阿嬤熱情的與客人親切招呼互動,讓柑仔店成為村中最具人情味的好所在,店裡還賣著古早味零食如李仔鹹、辣芒果乾等,低矮的店面、牆上的木架及裝著雜貨的玻璃櫥,充滿濃濃懷舊味。
「小雨燕小鋪」則是新成立的旅遊小站,小舖裡販售咖啡與厚片土司,還有一些藝品,遊客可免費參觀或選購,牆面上畫著附近景點的特色及故事,鞦韆座椅將「馬蹄蛤主題館」設計一面打卡景點,桌上擺放著旅遊資訊,提供社區及附近旅遊地圖,還有鄉內各遊客也可以選購在地味伴手禮,戶外大樹下也有座位區,是一個提供遊客停留休息的好地方。
若想一探口湖人賴以為生的養殖業,「蝦の故鄉興義軒休閒園區」亦值得一遊,園區除了契作養殖的活蝦以冷凍包裝銷售至全台各地外,也設置了釣蝦釣魚池,花上400元就可以釣個一小時的魚蝦,釣多少帶回多少,現場烤食也沒問題;零嘴伴手禮像是蝦酥、蝦餅、厚切炙燒一口烏魚子等,還有黃金蝦、蒲燒鰻、金剛蝦、文蛤等,都是新鮮又美味。
由於地勢偏低加上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和海水倒灌形成的成龍溼地,冬季是候鳥如黑面琵鷺、綠頭鴨、彩鷸、水鶇、短耳鴞棲息之處,吸引賞鳥人潮,更是來口湖玩,絕對不可錯過的景點之一;而多年來因為引進地景和國際藝術作品而成為另類藝術景點,水保局南投分局也在附近打造了遊憩點和舉辦競圖比賽,未來將增添多處地景藝術作品;遊客可驅車至「鳥翼」作品處觀景台居高臨下看溼地,也可閒逛社區探訪裝置藝術民宅老屋,享受濱海農村樸實之美。
來到口湖遊客中心「金湖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的農村社區小鋪,享用「甘苦人」料理,金湖休閒農業發展協會營運經理蔡云姍說,「甘苦人」料理食材多以在地友善環境耕作農法種植和養殖海產如鰻魚、文蛤、虱目魚、鮮蝦等等為主角,甚至還有在地手工日曬麵以及穆斯林套餐,餐食從120元的甘苦人海鮮麵到450元的蒲燒鰻魚套餐等,甘苦人料理合菜一桌10人3000元起。
水保局南投分局長陳榮俊特別推薦在地味的「鹽之有物」餐桌美食,「鹽之有物」由返鄉青年和社區媽媽合力打造的戶外餐桌饗宴,菜色以海水與海風呈現最在地的好味道,以在地食材文蛤、白蝦、鮮蚵甚、五鬚蝦、龍鬚菜,還有有機地瓜圓綠豆湯、有機黑豆茶,視天候狀況也可在溼地旁辦桌,或在三合院院子裡享用(須提前向成龍社區發展協會預約),享受海風、海味版的流水席,令人回味無窮!

記者蘇彩娥/採訪編輯
    

亞洲邦博社會創投 》傳媒事業群

亞洲邦博社會創投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美傳媒》芳療師林緹秝打造民宿新風貌 結合療癒空間與放鬆體驗

美傳媒》 在現代社會壓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旅遊住宿的需求已不僅僅停留在一個休息的地方。嘉義以其豐富的自然生態和悠閒的生活節奏吸引著眾多遊客,而當地的民宿業也在尋求突破,努力為旅客提供更高質量的休憩體驗。嘉義首家療癒民宿「覓光心旅」,正引領這股創新風潮,成為嘉義觀光業的新亮點。這家民宿融合了現代時尚設計與多樣化的療癒活動,為旅客提供全方位的放鬆體驗,成為年輕人和家庭旅遊的首選。 「覓光心旅」將公共空間擴大並融合時尚感的空間設計。 從事芳香精油療癒,並在南華大學攻讀自然療癒碩士的芳療師林緹秝,看中了嘉義田野的悠閒氛圍和慢活節奏,認為這裡是休閒養生的理想地點。在傳統民宿模式中尋求突破,他創立了「覓光心旅」,將現代時尚設計與簡約舒適的住宿環境相結合,並引入多種療癒活動,使住宿不僅僅是休息,更是提升身心靈健康的綜合體驗。 芳療師林緹秝創新打造療癒系民宿引領旅宿新風潮。 林緹秝表示,療癒旅館的房型設計以現代時尚為主,簡約而不失格調。每間客房都經過精心設計,利用大量自然光源和清新的色調,使訪客一進入房間就能感受到無比的舒適與放鬆。家具和裝飾品的選擇亦十分講究,以簡約實用為主,避免過多繁複的裝飾,營造出寧靜的氛圍。 覓光心旅的療癒系民宿引進親子律動時間,適合家庭親子旅遊休憩住宿。 療癒旅館不僅提供舒適的住宿環境,還以多樣化的活動提升房客的住宿體驗。為了營造全方位的療癒活動,從身體到心靈的全身心放鬆,民宿提供了芳香精油療癒,每間客房配有各種精油和擴香器,讓房客可以在自己的空間中享受芳香療法。房客還可享受頭部精油芳療,透過精油的吸收與香氣幫助舒緩壓力、提升心情、改善睡眠質量。 戶外休閒空間與大草坪,營造寬廣的休憩空間。 為了讓房客紓解旅途勞累,覓光心旅還提供瑜伽課程,無論是早晨的活力瑜伽還是晚間的放鬆瑜伽,皆由專業瑜伽老師指導,幫助訪客釋放身心壓力,重拾內在平衡。除此之外,民宿還特別提供創意美食手作活動,安排廚師利用民宿的公共廚房,舉辦各種美食手作課程,從自然療癒餐食、健康果汁調製到創意甜品製作,讓房客在動手過程中享受樂趣,並品嚐自己親手製作的美食,進一步提升整體療癒體驗。 房客還可享受精油芳療服務。 寬廣的住宿空間與充足的陽光,是覓光心旅療癒空間的特色。 林緹秝指出,療癒旅館不僅是旅程中的一個住宿點,更是旅遊行程中的亮點。許多年輕人和家庭選擇入住這樣的旅館,不僅為了休息,更希望通過多...

美傳媒》歡迎共學中心提倡「大人生活學」好好吃早餐營造幸福儀式感

美傳媒》台中市西區歡迎共學中心為提倡生活品質與家庭和諧,定期舉辦「大人生活學」體驗式講座活動,本期特別以『好好吃早餐,主婦、煮夫日常生活提案』,以早餐是一天的開始,如何規劃有儀式感又營養的家人早餐,如何採買與保存蔬果以及如何利用簡單的食材來製作有品質有營養均衡的家人早餐,活動中,歡迎共學中心也為與會者準備一份營養早餐。 歡迎共學中心舉辦體驗式吃早餐講座。 歡迎共學中心創辦人林慧君表示,早餐不僅是一天中的第一餐,也是對健康與精神狀態有著重要影響的關鍵一餐,早餐為我們提供了一天所需的能量和營養,幫助人們保持清醒和集中注意力,同時也有助於控制體重和促進新陳代謝。許多上班族和學生因為早晨匆忙,經常選擇不吃早餐或隨便吃一點便出門,然而,這種習慣可能對身體帶來負面影響。研究表明,不吃早餐的人更容易感到疲倦和注意力不集中,並且更傾向於在午餐或晚餐時暴飲暴食,從而增加體重的風險。 「大人生活學」舉辦吃早餐體驗式講座。 台中市西區歡迎共學中心特別邀請社區創業學院共同合辦「大人生活學」體驗式講座活動,本期特別針對「吃早餐」的重要性,舉辦吃早餐講座,並於活動中示範如何營造家庭早餐的儀式感,並利用簡單又經濟的採買,製作有品質又具均衡營養的早餐料理。來自東勢的有機農作「東勢那座山」果農李和原老師,也特別分享如何挑選優質的水果,尤其是如何判別有機農作與友善農作,及挑選有產銷履歷的蔬果,讓吃能更安全更健康。 李和原老師強調,挑選有產銷履歷的蔬果讓吃更安全健康。 生活實踐家鄭嘉謙老師,在活動中示範早餐餐點的製作及增進家人情感的用餐儀式,他強調,早餐不應該是急急忙忙的一餐,也不應該是裹個塑膠袋的蛋餅、包子,而應該是一場有朝氣儀式感的早餐,而且不需要多少時間,對於那些早上時間有限的人,簡單而健康的選擇也並非難事,提前準備一些簡單的早餐,如燕麥片加果醬或綜合蔬菜烘蛋,搭配蔬果和堅果,可以在忙碌的早晨為身體提供所需的營養。鄭嘉謙也表示,早餐應包括均衡的營養,如全穀類、蛋白質、水果和蔬菜,例如,一份由全麥吐司、煎蛋、少量堅果和新鮮蔬果組成的早餐,不僅美味可口,還能提供豐富的纖維和蛋白質,幫助穩定血糖水平並持續提供能量。 「大人生活學」吃早餐體驗式講座,傳達營造有品質的生活儀式感。 「好好吃早餐」活動參加者多為家有小孩媽媽們,其中,參與講座的媽媽蔡秀娟表示,之前早餐總是隨隨便便、匆匆忙忙的,參加「大人學」的吃...

美傳媒》療癒畫醫蔡惠君「我形我色」全創作個展

美傳媒》有「療癒畫醫」之稱的蔡惠君,以多元身份穿梭於生命的不同場域,蔡惠君為執業中西醫師,他也身兼詩人、畫家與創作歌手角色,褪下醫師袍後以畫筆探索內心世界,用色彩抒發對人生的感悟。3月25日起,將在台灣不丹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舉辦《我形我色》全創作個展,將完整呈現她獨特的藝術語言。 蔡惠君舉辦「我形我色」全創作個展。 蔡惠君的畫風自由奔放,色彩斑斕,作品橫跨抽象與意象表現,有以抽象概念的創作,也有蘊含東方神韻的意象畫風,其創作都展現她對生命的深刻體悟。蔡惠君說:「醫術治療身體,藝術療癒心靈,這是我行醫與創作的核心理念」,其理念與畫作風格更被媒體封為「療癒畫醫」的美譽。 身為跨領域藝術創作者,蔡惠君不僅在醫療領域關懷生命,更透過畫布與詩歌,為心靈找到安頓之所。她曾出版《冬之影》攝影詩集,發行全創作音樂專輯《自由》、《我想要說》,並參與多場國際畫展及聯展。她的藝術之路,是一場與內在對話的旅程,也是對外界傳遞療癒能量的實踐。「希望以藝術療癒自己與他人,挖掘生命更深層的潛能,讓欣賞者見即解脫,從生活的煩惱中出離,在藝術中澄淨身心,進而昇華生命的純粹與喜悅。」蔡惠君如此描述她的藝術追求。 醫師蔡惠君有 「療癒畫醫」的美譽。 在《我形我色》中,每一幅畫作都是她心靈的映照,也是觀者通往自由與療癒的入口,這場展覽不僅是藝術的饗宴,更是一場身心靈的洗禮,邀請所有熱愛藝術、渴望啟發與感動的朋友們,共同走進她的藝術世界,感受生命之美。 《我形我色》蔡惠君全創作個展也將在展期3月27日(星期四)下午3點,邀請來自不丹的知名藝術家王楚丹(Dorji Wangchuk),舉辦藝術家座談會,蔡惠君除分享她的創作理念,並與王楚丹座談藝術與創作的世界,透過東方與南亞文化的對話,探討藝術與生活哲學的深層連結。 《我形我色》蔡惠君全創作個展 展覽日期:114年3月25日 – 3月30日 展覽地點:台灣不丹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台中市西區英才路633號2樓) #台中市大墩文化中心正對面 藝術家座談會:3月27日(四)下午3點至5點 誠摯邀請您,一同見證蔡惠君的藝術視界,感受色彩與心靈交織的悸動。 (張凱茹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