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想要有一雙美腿 挑選適合的壓力襪才是關鍵

美傳媒 》每個女性都希望擁有一雙性感迷人的雙腿,不過,現代人因為工作忙碌、生活緊張,尤其,櫃台服務人員、醫護人員、粉領上班族等工作都需要久站、久坐,女性朋友常常抱怨雙腿工作疲勞,雙腿粗粗肌肉不均勻,甚至有腿部靜脈曲張現象,不僅不美觀,還造成身體健康的負擔。


尤其,腿部靜脈曲張是靜脈回流機能異常,導致血管擴張變形的疾病,通常發生在下肢皮膚或肌肉間的靜脈血管,靜脈曲張並非只有血管外觀上的病變那麼簡單,若不加以改善,靜脈曲張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併發症,女性朋友不得不慎。

根據國外研究統計指出,在一般人口中有高達 30% 的人患有靜脈曲張,針對需要長時間站立工作的族群,像是空姐、櫃姐、醫護人員等行業,相較會與一般人會高出近 2 倍患上靜脈曲張的機會。靜脈曲張的發生率高,對於紓緩靜脈曲張的相關產品例如「壓力襪」也是女性朋友常選擇的保護產品,但林林種種號稱能預防靜脈曲張的「壓力襪」,真的有用嗎?應該怎麼挑選?才能有助預防靜脈曲張。


靜脈曲張是怎麼產生的,為什麼常常都發生在下半身,那是因為所有血液會先由心臟的收縮,被打入動脈系統,這時候的壓力最強。隨著血液被動脈系統輸送到離心臟越遠的地方時,壓力會開始降低。血液經過微血管系統之後,再進入靜脈系統時,血管壓力也會逐漸降低到趨近零的程度。
當血液進入靜脈系統後,這時候就已經沒有心臟收縮來的壓力可以推動它了。這時就必須靠著身體的動作、肌肉的收縮以及重力等作用,讓靜脈的血液能被重新循環到動脈系統中,位於肌肉層的深部靜脈,會依靠肌肉的收縮,擠壓深部靜脈血管。透過肌肉的擠壓,靜脈血管裡的血液會往心臟方向流動,這也會促使較為表淺的靜脈帶離血液。此外,一般靜脈血管內有瓣膜的構造能在肌肉收縮時預防表淺靜脈壓力突然上升,而且在肌肉收縮結束後,能防止靜脈血管中的血液又回流。這一系列的生理機制,可以讓表淺靜脈維持 20 30 mmHg 的壓力。這時下肢的靜脈,要將靜脈的血液帶離下肢,其實比上肢還要辛苦,在下肢的靜脈血往上回流時,就還必須對抗重力的影響,下肢的靜脈就有可能受到靜脈曲張的影響。

當靜脈曲張發生時,皮下表淺的靜脈會因此產生血管擴張及結構扭曲的現象,此時外觀上就可能看到微血管的擴張或摸到突起的靜脈。另外紅血球會從靜脈血管移動到皮膚組織中,隨著紅血球的分解,血球內的血基質因為富含鐵質,就會產生皮膚色素沈積的症狀,讓外觀看起來更暗沉。而這些滲出的紅血球不只是造成外觀上的困擾,沈積於血管外組織的紅血球,還會因氧化作用而釋出鐵蛋白及氧化鐵,加上基質金屬蛋白酶(具調節角質細胞、纖維母細胞等以修復傷口的機能)過度活化,進而影響下肢傷口的復原並產生潰瘍,這時候就不只是外觀問題了,還會產生疼痛,甚至是感染。

「靜脈曲張」應如何預防及緩解症狀?靜脈曲張會因為肥胖、懷孕、高年齡老化、長時間站姿或坐姿等多種因素(主要都是讓下肢的壓力增加),導致下肢靜脈帶離血液的能力變弱。這時我們可以透過各種方法,來幫助下肢靜脈的血液回流,以避免靜脈血管發生病變。常見的預防靜脈曲張的方式如下: 
(一) 適時運動大於 10 分鐘的健走 能透過下肢肌肉的收縮,促進靜脈血液往上流至心臟。也可透過運動減重的方式,避免因肥胖所導致的靜脈曲張。
(二) 提高雙腳將身體躺平, 提高雙腳於心臟的位置 ,讓下肢的靜脈血液回流到心臟。若是有明顯靜脈曲張者,可以一天做 3 4 次,每次 30 分鐘以緩解下肢症狀。
(三) 姿勢調整
若需要有 4 小時以上站姿或坐姿的情形,可適時更換姿勢及活動下肢
(四) 穿戴壓力襪
壓力襪(或醫用輔助壓力襪)的加壓可以促進下肢深層靜脈往上的血流、皮膚表層的血液循環以降低靜脈血壓及預防下肢局部潰瘍。選擇及穿戴壓力襪還是需要留意的事項。

如何穿戴「壓力」?
如何正確穿戴「壓力」?國內機能性壓力襪的生產大廠「賓特立實業」總經理張志維指出,壓力襪針對家人有靜脈曲張的病史,或久站久坐下產生下肢沈重症狀的族群來說,穿戴壓力襪可以預防靜脈曲張或緩解不適。張志維說,壓力襪襪並非越緊越好,還是要依據下肢靜脈血管疾病、也就是上述的 CEAP 分級,來區分彈性襪的加壓效果。

比如無明顯症狀或輕微症狀,但有危險因子的族群,可選擇加壓效果低於 15 mmHg 屬於一般保健用的壓力襪。如果要改善蜘蛛網狀靜脈、靜脈曲張及下肢水腫的症狀,可選擇介於 15 20 mmHg 的醫用輔助壓力襪,但這就屬於第一等級醫療器材(無需醫師開立處方),可產生防止下肢靜脈滯留血液的效果。此外,醫用輔助壓力襪還有一項特點就是該加壓部位多集中在腳踝的位置。如果想在一般醫療器材店挑選壓力時,須留意產品包裝上所載明的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及產品說明書。


國內機能性壓力襪的生產大廠「賓特立實業」總經理張志維

預防及緩解靜脈曲張的方式中,運動、抬腳、調整姿勢這幾項都非常安全,不太會發生問題。但穿戴壓力襪時,應該要注意穿戴時機、穿戴步驟、以及穿戴時有沒有搔癢、疼痛、紅疹等症狀。正確的穿戴步驟及時機,能避免下肢長時間的擠壓反而引起不適,也可藉此維持彈性襪的彈力、增加耐用度。以下接著介紹彈性襪穿戴前的準備、穿戴步驟及保養方式。
壓力襪穿戴應留意:
1一、穿戴新的壓力襪之前,可以先清洗乾淨,避免新的壓力襪有過緊的情形。
2二、若有下肢傷口的話,可以先敷好膠布、紗布等敷料
3三、穿戴時機建議是在早上起床後的時間 。穿戴前,身體躺平,雙腳抬起高於心臟的位置,持續 20 到 30 分鐘。
壓力襪穿戴的步驟:
一、先坐在椅子上準備穿上壓力襪。
二、腳部的一端往上,再往內、往下折至大腿一端的開口。
三、由於醫用輔助壓力襪腳部通常有劃分腳趾及腳後跟的包覆結構,故穿入時要對準腳趾及腳後跟。
四、套入腳趾及腳後跟後,然後分段往上拉至大腿的位置。
五、若是保健穿戴可以在睡覺前脫下,而有些靜脈曲張且接受治療者需要在睡眠間穿戴,但還是依據醫師對病人狀況的判斷為準 。
六、由於有些彈壓力襪吸附皮膚表層的油脂,會造成皮乾燥。所以脫下壓力襪後可以用乳液來濕潤皮膚。
壓力襪的保養:
一、穿戴一天的壓力襪記得要清洗。如果是用洗衣機來洗的話,可以設定用溫水來洗滌。此外,千萬別用洗衣機來脫水或烘衣機烘乾壓力襪,以免破壞壓力襪的材質。稍微用手捏乾,自然風乾就好。
二、至少本身準備兩套壓力襪,待風乾的時候可以穿另外一套。
(張俊明編輯)

亞洲邦博社會創投》傳媒
https://www.myaena.net
亞洲邦博社會創投》NGO
https://ipma-asia.org/ipma/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美傳媒》芳療師林緹秝打造民宿新風貌 結合療癒空間與放鬆體驗

美傳媒》 在現代社會壓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旅遊住宿的需求已不僅僅停留在一個休息的地方。嘉義以其豐富的自然生態和悠閒的生活節奏吸引著眾多遊客,而當地的民宿業也在尋求突破,努力為旅客提供更高質量的休憩體驗。嘉義首家療癒民宿「覓光心旅」,正引領這股創新風潮,成為嘉義觀光業的新亮點。這家民宿融合了現代時尚設計與多樣化的療癒活動,為旅客提供全方位的放鬆體驗,成為年輕人和家庭旅遊的首選。 「覓光心旅」將公共空間擴大並融合時尚感的空間設計。 從事芳香精油療癒,並在南華大學攻讀自然療癒碩士的芳療師林緹秝,看中了嘉義田野的悠閒氛圍和慢活節奏,認為這裡是休閒養生的理想地點。在傳統民宿模式中尋求突破,他創立了「覓光心旅」,將現代時尚設計與簡約舒適的住宿環境相結合,並引入多種療癒活動,使住宿不僅僅是休息,更是提升身心靈健康的綜合體驗。 芳療師林緹秝創新打造療癒系民宿引領旅宿新風潮。 林緹秝表示,療癒旅館的房型設計以現代時尚為主,簡約而不失格調。每間客房都經過精心設計,利用大量自然光源和清新的色調,使訪客一進入房間就能感受到無比的舒適與放鬆。家具和裝飾品的選擇亦十分講究,以簡約實用為主,避免過多繁複的裝飾,營造出寧靜的氛圍。 覓光心旅的療癒系民宿引進親子律動時間,適合家庭親子旅遊休憩住宿。 療癒旅館不僅提供舒適的住宿環境,還以多樣化的活動提升房客的住宿體驗。為了營造全方位的療癒活動,從身體到心靈的全身心放鬆,民宿提供了芳香精油療癒,每間客房配有各種精油和擴香器,讓房客可以在自己的空間中享受芳香療法。房客還可享受頭部精油芳療,透過精油的吸收與香氣幫助舒緩壓力、提升心情、改善睡眠質量。 戶外休閒空間與大草坪,營造寬廣的休憩空間。 為了讓房客紓解旅途勞累,覓光心旅還提供瑜伽課程,無論是早晨的活力瑜伽還是晚間的放鬆瑜伽,皆由專業瑜伽老師指導,幫助訪客釋放身心壓力,重拾內在平衡。除此之外,民宿還特別提供創意美食手作活動,安排廚師利用民宿的公共廚房,舉辦各種美食手作課程,從自然療癒餐食、健康果汁調製到創意甜品製作,讓房客在動手過程中享受樂趣,並品嚐自己親手製作的美食,進一步提升整體療癒體驗。 房客還可享受精油芳療服務。 寬廣的住宿空間與充足的陽光,是覓光心旅療癒空間的特色。 林緹秝指出,療癒旅館不僅是旅程中的一個住宿點,更是旅遊行程中的亮點。許多年輕人和家庭選擇入住這樣的旅館,不僅為了休息,更希望通過多...

美傳媒》歡迎共學中心提倡「大人生活學」好好吃早餐營造幸福儀式感

美傳媒》台中市西區歡迎共學中心為提倡生活品質與家庭和諧,定期舉辦「大人生活學」體驗式講座活動,本期特別以『好好吃早餐,主婦、煮夫日常生活提案』,以早餐是一天的開始,如何規劃有儀式感又營養的家人早餐,如何採買與保存蔬果以及如何利用簡單的食材來製作有品質有營養均衡的家人早餐,活動中,歡迎共學中心也為與會者準備一份營養早餐。 歡迎共學中心舉辦體驗式吃早餐講座。 歡迎共學中心創辦人林慧君表示,早餐不僅是一天中的第一餐,也是對健康與精神狀態有著重要影響的關鍵一餐,早餐為我們提供了一天所需的能量和營養,幫助人們保持清醒和集中注意力,同時也有助於控制體重和促進新陳代謝。許多上班族和學生因為早晨匆忙,經常選擇不吃早餐或隨便吃一點便出門,然而,這種習慣可能對身體帶來負面影響。研究表明,不吃早餐的人更容易感到疲倦和注意力不集中,並且更傾向於在午餐或晚餐時暴飲暴食,從而增加體重的風險。 「大人生活學」舉辦吃早餐體驗式講座。 台中市西區歡迎共學中心特別邀請社區創業學院共同合辦「大人生活學」體驗式講座活動,本期特別針對「吃早餐」的重要性,舉辦吃早餐講座,並於活動中示範如何營造家庭早餐的儀式感,並利用簡單又經濟的採買,製作有品質又具均衡營養的早餐料理。來自東勢的有機農作「東勢那座山」果農李和原老師,也特別分享如何挑選優質的水果,尤其是如何判別有機農作與友善農作,及挑選有產銷履歷的蔬果,讓吃能更安全更健康。 李和原老師強調,挑選有產銷履歷的蔬果讓吃更安全健康。 生活實踐家鄭嘉謙老師,在活動中示範早餐餐點的製作及增進家人情感的用餐儀式,他強調,早餐不應該是急急忙忙的一餐,也不應該是裹個塑膠袋的蛋餅、包子,而應該是一場有朝氣儀式感的早餐,而且不需要多少時間,對於那些早上時間有限的人,簡單而健康的選擇也並非難事,提前準備一些簡單的早餐,如燕麥片加果醬或綜合蔬菜烘蛋,搭配蔬果和堅果,可以在忙碌的早晨為身體提供所需的營養。鄭嘉謙也表示,早餐應包括均衡的營養,如全穀類、蛋白質、水果和蔬菜,例如,一份由全麥吐司、煎蛋、少量堅果和新鮮蔬果組成的早餐,不僅美味可口,還能提供豐富的纖維和蛋白質,幫助穩定血糖水平並持續提供能量。 「大人生活學」吃早餐體驗式講座,傳達營造有品質的生活儀式感。 「好好吃早餐」活動參加者多為家有小孩媽媽們,其中,參與講座的媽媽蔡秀娟表示,之前早餐總是隨隨便便、匆匆忙忙的,參加「大人學」的吃...

美傳媒》療癒畫醫蔡惠君「我形我色」全創作個展

美傳媒》有「療癒畫醫」之稱的蔡惠君,以多元身份穿梭於生命的不同場域,蔡惠君為執業中西醫師,他也身兼詩人、畫家與創作歌手角色,褪下醫師袍後以畫筆探索內心世界,用色彩抒發對人生的感悟。3月25日起,將在台灣不丹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舉辦《我形我色》全創作個展,將完整呈現她獨特的藝術語言。 蔡惠君舉辦「我形我色」全創作個展。 蔡惠君的畫風自由奔放,色彩斑斕,作品橫跨抽象與意象表現,有以抽象概念的創作,也有蘊含東方神韻的意象畫風,其創作都展現她對生命的深刻體悟。蔡惠君說:「醫術治療身體,藝術療癒心靈,這是我行醫與創作的核心理念」,其理念與畫作風格更被媒體封為「療癒畫醫」的美譽。 身為跨領域藝術創作者,蔡惠君不僅在醫療領域關懷生命,更透過畫布與詩歌,為心靈找到安頓之所。她曾出版《冬之影》攝影詩集,發行全創作音樂專輯《自由》、《我想要說》,並參與多場國際畫展及聯展。她的藝術之路,是一場與內在對話的旅程,也是對外界傳遞療癒能量的實踐。「希望以藝術療癒自己與他人,挖掘生命更深層的潛能,讓欣賞者見即解脫,從生活的煩惱中出離,在藝術中澄淨身心,進而昇華生命的純粹與喜悅。」蔡惠君如此描述她的藝術追求。 醫師蔡惠君有 「療癒畫醫」的美譽。 在《我形我色》中,每一幅畫作都是她心靈的映照,也是觀者通往自由與療癒的入口,這場展覽不僅是藝術的饗宴,更是一場身心靈的洗禮,邀請所有熱愛藝術、渴望啟發與感動的朋友們,共同走進她的藝術世界,感受生命之美。 《我形我色》蔡惠君全創作個展也將在展期3月27日(星期四)下午3點,邀請來自不丹的知名藝術家王楚丹(Dorji Wangchuk),舉辦藝術家座談會,蔡惠君除分享她的創作理念,並與王楚丹座談藝術與創作的世界,透過東方與南亞文化的對話,探討藝術與生活哲學的深層連結。 《我形我色》蔡惠君全創作個展 展覽日期:114年3月25日 – 3月30日 展覽地點:台灣不丹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台中市西區英才路633號2樓) #台中市大墩文化中心正對面 藝術家座談會:3月27日(四)下午3點至5點 誠摯邀請您,一同見證蔡惠君的藝術視界,感受色彩與心靈交織的悸動。 (張凱茹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