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傳媒》為協助台灣中部產業鏈開拓南亞市場,彰化市政府聯手印度台北協會、外貿協會及新東向聯盟,3日於彰化市老人文康中心舉辦「印度產業說明會」,邀請印度台北協會會長葉達夫(Manharsinh Laxmanbhai Yadav)親臨演講,深入解析印度經濟發展現況與市場趨勢,吸引眾多來自工具機、機械零組件及中小企業界代表熱烈參與。 面對國際供應鏈重組與區域市場重心轉移,彰化市長林世賢指出,印度作為全球人口第一大國,正快速崛起為具有戰略意義的經濟體。根據國際貨幣基金(IMF)最新預測,2025年印度經濟成長率將達6.8%,並有望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林世賢強調:「若企業能提早掌握印度產業布局、檢驗規範與文化差異,將有機會在南亞市場佔得先機,形成未來10年的成長引擎。」 彰化市政府今年4月起已兩度舉辦無人機與科技產業論壇,積極引導地方產業轉型與國際接軌。本次「印度產業說明會」則進一步將視野擴展至南亞市場,為在地製造業、機械業及出口導向企業提供實務導向的參考與對接平台。 會中,印度駐台代表也是印度台北協會會長葉達夫,針對「印度經濟發展與市場趨勢」發表專題演講,分享印度政府近年推動的「Make in India」、「Digital India」及「Startup India」三大政策計畫,以及吸引外資的稅務與法規改革成果。新東向全球產業研聯盟協進會執行長陳孝昌也以「印度落地‧台灣製造新疆域」為題開場,說明台印雙邊產業鏈互補機會。 外貿協會市場拓展處南亞組組長施育龍亦以「看懂印度.掌握商機」為題,介紹如何跨越語言、法規與文化障礙,掌握印度在汽車零組件、綠能科技、ICT等領域的具體商機。另由德國北德技術監測公司工業服務部經理季陳基講解「印度BIS商品檢驗制度」,協助企業瞭解產品進入印度市場的必要認證程序。 同時,中華民國世界公民ESC企業永續經營協會秘書長陳菀菁分享「前進印度市場的資源網絡」,強調企業應結合公私資源建立國際合作夥伴,以降低海外拓展風險。會後並進行現場問答與交流,現場氣氛熱烈。此次說明會不僅是彰化市深化新南向政策的重要實踐,更是台灣地方政府積極搭建國際產業橋樑的典範,展現地方產業與國際趨勢同步成長的決心與行動力。 亞洲經濟通訊社授權轉載 https://www.myaena.net/newspaper.php?nn_id=38&news_id=21287...
美傳媒》在大學科系選擇上「工業工程與管理系」往往因名稱模糊而不易被理解。尤其在高職體系中,無論是商管類或工科類學生,鮮少能對應到明確的對口科目,進而影響其升學選擇志向與方向。然而,若從產業的實際需求與技術演進來看,工業工程與管理其實正是串聯技術與管理、實務與策略的關鍵專業,它培養的是能夠看懂流程、優化資源、整合系統、提升效率的人才,不論在傳統製造業或現代高科技產業中,都是不可或缺的職能角色。 工業工程與管理是串聯技術與管理的專業。 工業工程與管理的核心,是以系統思維為基礎,結合工程技術與管理科學,達成流程改善、資源配置最佳化、生產效率提升與品質管理等目標。其最主要的應用場域,傳統上為製造工廠,如電子、汽車、金屬加工、食品等產業,近年來更拓展至服務業、物流、資訊、醫療體系與高科技製造領域。畢業生常見的職場起點,包括生產計畫與控制(PPC)、品質管理(QA/QC)、物料規劃(MRP)、製程改善(IE)、供應鏈管理(SCM)、工廠自動化規劃、人因工程設計,甚至專案管理與企業流程再造(BPR)等。 工業工程與管理的核心,是以系統思維為基礎,結合工程技術與管理科學、資源配置最佳化達到生產效率提升目標。 在台灣眾多培育工業工程人才的大學校院中,國立勤益科技大學堪稱該領域的指標,勤益科大的工業工程與管理系擁有全國規模最大的學生人數與完善的師資與教學資源,113學年度工業工程與管理系在校學生數高達1474人,展現出產學兼具、培育實作型人才的高度能量。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校長陳坤盛指出:「勤益工管系肩負著為台灣產業輸送具備整合力與執行力的關鍵工程人才,其教育目標結合智慧製造、數位轉型與永續管理三大核心,讓學生畢業即戰力,在各大產業都能發揮實質貢獻。」 陳坤盛表示,學校規劃的專業養成模式,正是台灣產業當前所需,尤其當企業正加速導入智慧製造、AI決策支援系統、ESG碳管理等新世代生產模式,具備跨域整合能力的工業工程與管理人才愈顯珍貴。勤益科大的工管系透過業界實習、企業導師制度及跨系整合課程,不僅培養學生專業技術,更強化其在職場上的溝通協調與問題解決能力。陳坤盛也強調:「台灣產業需要的是懂現場、會數據、能決策的工程管理專才,勤益在這方面已有完整佈局。」 勤益科大校長陳坤盛表示,台灣產業需要的是懂現場、會數據、能決策的工程管...